详情
 

小麦什么时候追肥?小麦种植技术

2018-10-17 聚土网 热度4685

小麦栽培技术

(一)整地

1、土地平整.

2、土层深厚.

3、结构良好.

4、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.

(二)麦田整地技术做到:早、深、松、碎、净、平.

早——前茬收获后及早整地;

深——适当加深耕作层;

松——表面疏松通气不板结;

碎——土渣细小;

净——及时灭茬,表土无作物根蔸;

平——地面平整,厢平沟直.

(三)施肥

1、小麦施肥特性

(1)小麦对氮、磷、钾吸收:

氮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2.2%,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.

磷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.7-0.9%,是核蛋白的组成成分.

钾素在小麦籽粒中占干重0.5-0.6%,是促进碳水化合物合成和运转.

(2)小麦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数量(生产100公斤小麦)纯氮:2.75-3.23公斤,折碳铵46.8-54.9斤;五氧化二磷:0.88-1.39公斤,折过磷酸钙106-16.7斤;氧化钾:2.4-4.0公斤,折氯化钾14.4-24斤.

(3)小麦与微量元素.小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吸收锰、锌、铜、硼、钼等微量元素.

缺锰:小麦叶片柔软下披,有时出现灰色斑点.

缺锌:影响小麦分蘖,降低成穗率.

缺硼:雄蕊发育不良,花粉少而差,降低结实率.

缺钼:小麦植株矮小、穗小、粒少、产量低.

(4)施肥方法

A、生产200-250公斤小麦施肥量(按标准亩):总施氮量为12.5公斤;生产450-500公斤小麦施肥量(按标准亩):总施氮量为碳铵50公斤,过磷酸钙40公斤,钾肥10-15公斤,有机质占60-70%.

B、基肥:标准亩施有机肥2500斤,N、P、K肥占总肥量的60%.追肥:追肥占40%.

(5)种植密度

A、密度与光合生产的关系:小麦生产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转变成有机质的过程.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日光能,密度过低,浪费光能,光合产物减少;密度过大,呼吸作用加快,消耗光合产物也增加,通风透光不良,功能叶片死亡提早,光合寿命缩短,合成有机质减少.

B、密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:种植密度一般基本苗,它是产量形成的基础,密度增加时,单位面积的穗数得到提高,但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;密度降低时,穗数减少,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有所增加.一般要求每亩基本苗数在15-30万才是适宜的种植密度.

(6)选用良种.优良品种的特点:产量高,品质好,抗逆性强,产量稳定.当前生产上应用的良种有:郑麦9023、鄂麦23、鄂麦18、华麦13.

(7)播期、播量及播种方式

A、播期.

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7-18℃,在10月以后播种;半冬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5-16℃,在10月以前播种;春性品种日平均温度13-14℃,在10月底开始播种;华北地区在9月中旬播种;华南地区在11月中旬播种;

华中地区在10月下旬-11月上旬播种.

B、播量.一般亩播15-18斤.

C、播种方式.分三种播法:条播、撒播和点播.

小麦什么时候需要追肥?

1、冬前促: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,尽早施用分蘖肥,特别是迟播小麦,由于播后温度低、出苗迟、生长慢,更应尽早施用分蘖肥,以促进麦苗早发冬壮。苗肥应在三叶期施下,到分蘖期发挥作用,其用量根据土壤肥力、基肥用量、苗情以及天气等条件而定,如果是分层施肥、麦苗播种早且长势正常,则可少施,反之,长势较差且底肥不足的麦田,应早施重施苗肥,一般每亩施用10~15担粪肥或18~20公斤碳酸氢铵。

2、腊肥稳:越冬期间施用的腊肥,既可培土壅蔸,增温防寒,又可弥补基肥不足,促进麦苗生长发育,利于早发冬壮。腊肥除了要稳外,还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,只是对个別三类苗施用少量化肥。

3、巧施拔节孕穗肥:施拔节肥的作用是提高分蘖的成穗率,增加收获穗数,孕穗肥主要是保花增粒。除了用3~4公斤尿素对三类苗作拔节孕穗肥之外,一二类苗均采用叶面施肥,每次用1%的尿素与1%的过隣酸钙混合液喷雾,每隔7~10天一次,可增穗增粒增产。

 

    农产品采购,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网平台。

    可微信搜索“meicunxin”公众号,之后后台留言提示加入美村农业交流微信群,寻找合作伙伴,一起用土地致富。

    如有农产品采购或出售需求,点击红色字体与我们联系,采购农产品,就上聚土网。产品采购,就上美村旗下聚土网平台